警惕
伊朗和
利比亚
石油进入市场。
最近几周,大量伊朗
原油涌入
亚洲,挤压了其他
国家的进口量,这可能会使OPEC+在收紧全球石油市场供应方面面临更多困难。
据
交易商和分析师估计,伊朗对亚洲的销售量高达近100万桶/日。
交易商表示,这影响了挪威、安哥拉和巴西等国青睐的等级原油的销售,导致现货市场异常低迷。
数据情报公司Kpler上周表示,本月亚洲从伊朗进口的原油将达到日均85.6万桶,创下过去两年来的新高。
交战双方在2020年中达成停火协议并停止战斗后,石油产量几乎从零
增长到快速增长。
利比亚目前的原油
日产量超过130万桶,超过了一些
欧佩克成员国。
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董事长穆斯塔法-萨纳拉上周对彭博电视表示,该公司的
目标是到2021年底将日产量提高到145万桶,两年内提高到160万桶。
四年内增加到210万桶。
两国原油产量的不断增加,引起了欧佩克的
高度关注,欧佩克希望维持原油供应紧张,以支撑
油价。
未来,这两个国家的动态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。
“中国经济并不属于K型发展,而是整体向上增长的趋势。
”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证监会原主席
肖钢日前在2021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表示,2020年以来,我国防控疫情取得决定性胜利,经济率先复苏,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大型经济体。
进入2021年以来,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,整体延续稳定
恢复态势。
关于未来的
经济复苏、
结构调整、
宏观政策目标、利率汇率走势,经济学家们亮出最新观点。
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
朱民在论坛上表示,财政政策历来是调结构最有力和最关键的工具。
今年,一方面需要对疫情造成的新的
不平衡进行修补、恢复,另一方面要面向未来进行
结构调整,引领未来的经济发展,在这个节点上,财政政策的精准性和力度是非常重要的。
朱民认为,抓好结构
转型是大事,总量刺激不是今年最主要政策目标,再平衡和结构恢复、发展、转型是政策的主要目标。
他认为,2021年是经济结构转型的一个重要基础年,更多推动结构的平衡,引领结构的转型,把中国经济放到绿色的、可持续的新发展模式上,这是今年宏观政策的挑战和目标。
实际上,我国经济复苏步伐加快,但经济恢复仍存在不平衡的问题。
肖钢认为,应当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,构建新发展格局,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同时加强需求侧管理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,尊重经济发展的规律,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,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各项重点任务。
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在
报告中称,“如果与气候相关的压力蔓延到上市产油商(主要是非OPEC地区),在这种情况下,OPEC可以在短期内保持市场紧供应并继续支撑油价,而不必担心未来会失去市场份额。
”影响油价利空因素【
美国5月
制造业因
订单强劲而加速增长但就业形势不容乐观】周二
公布的一份制造业数据好于
预期,但就业
指数却表现疲软,由于投资者评估一份经济报告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影响,美国股市周二小幅走低。
美国
5月份制造业加速增长,因订单增长更加强劲,突显了持续稳健的需求状况。
供应管理学会(ISM)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,5月企业活动指数从前一个月的60.7升至61.2,与预期大致相符。
报告还显示投入价格仍然较高,订单积压量创下纪录新高。